张勇亲自挂帅阿里云,阿里的人事大调整有何深意?

时间:2023-01-10 17:26:40

\

 

2022年12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发布内部邮件,宣布了最新的人事调整:张建锋不再担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将由本人亲自挂帅,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继续担任达摩院院长;周靖人将担任阿里云智能CTO,并同时继续兼任达摩院副院长。

阿里巴巴同时任命了阿里集团新首席人力官(CPO)由原来的童文红变更为蒋芳;新首席技术官(CTO)为吴泽明,程立则不再担任。

阿里几乎在每年年底的时候都会进行重大的人事调整。今年也成为首个新年前进行大规模调整的互联网公司。2021年底,张勇宣布,分设戴珊、张建锋、俞永福和蒋凡四位总裁,分别负责中国数字商业、云与科技、生活服务和海外数字商业四大板块。一年之后,四位总裁中的张建锋已不再分管阿里云业务。

 

1、张勇为什么亲自挂帅阿里云

 

在这次任命中,最让外界揣测纷纷的是阿里集团的一把手张勇亲自兼任阿里云的总裁,这是为何?

2022年初,阿里进一步明确了三大战略: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其中云计算的重要性已经被提升至集团的第二位,被视为阿里生态增长的第二曲线。作为被寄以厚望的增速引擎,阿里云业务却面临着增长速度不断下滑尴尬,最近季度同比增长仅为4%。同时,作为先行者,阿里云一直面临着腾讯云、华为云等竞争对手的强势挑战。

诞生于2009年的阿里云,目前在国内云服务市场中已处在领先地位,也是国内唯一实现盈亏平衡的云服务商。国际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三季度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544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阿里云196亿元、华为云103亿元、腾讯云87亿元、百度智能云49亿元,合计占据80%市场份额。

截至2023财年第二财季(自然年为2022年三季度),阿里云业务分部总收入为267.60 亿元,同比增长仅为4%,收入不及市场预期。与2020年同期62%和2021年同期33%的增速相比,阿里云在去年的增速大幅度下滑。

从2021年Q3之后,阿里云营收增速便开始断崖式下跌,今年Q2增速位10%,而此次财报中的增速仅剩4%。在2021年,阿里云出现了重大漏洞,但彼时阿里云未及时上报工信部,被处罚停止半年合作。另外,2022年以来,阿里云高层调整频繁,阿里云中国区总裁任庚(M6)离职,由中国区副总裁黄海清接任。除了任庚外,阿里集团副总裁、云智能销售管理与生态发展部总经理郭继军(M6)也在4月份离职,还有数名P9/P10中高层骨干离职。

当下云计算行业的外部大环境并不理想,云服务出现了全球性的增长失速。作为世界云服务龙头企业,亚马逊云今年的营收增速为2014年以来最低,微软云也表现出明显的增速放缓。

在过去的几年里,阿里云还失去了TikTok这一“大户”,由于TikTok在2020年受美国机构高压监管影响,选择停止使用阿里云服务转而使用美国的甲骨文公司。这一大头部客户的退出直接影响了阿里云业绩。

另外在去年12月18日,阿里云香港机房节点发生宕机故障,澳门金融管理局、澳门银河、莲花卫视等关键基础设施营运者的网站,澳觅、MFood等外卖平台,以及澳门日报等本地传媒应用程式,暂时无法访问使用。阿里云表示,此次事件对很多客户的业务产生重大影响,也是阿里云运营十多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大规模故障。

张勇亲自挂帅阿里云,意味着阿里云或将担任更加重要的角色。在宣布组织调整后,张勇很快又以阿里云总裁的身份发布第二封内部信,张勇格外强调,“对云计算而言,稳定和安全是对客户最基本的责任。”“一旦信任缺失,客户随时可以离开我们。”张勇在这封信中的表态,似乎暗示阿里云在去年出现的种种问题。

另一方面,云计算业务是互联网企业赋能实体的“重要抓手”。中国制造业需要互联网的技术赋能,表现为在政策导向上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实融合”正是阿里下一阶段想乘上的东风。

 

2、降本增效下的阿里

 

2022年12月16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公告披露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2022年4月至2022年9月)的2023财年中期报告。在这半年中,阿里巴巴共计实现收入4127.31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经营利润为人民币500.80亿元,同比增长9%;净亏损为人民币21.69亿元,而2021年同期净利润为人民币462.12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1.78亿元。

阿里巴巴表示,净亏损的主要愿意是由于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市场价格下降导致。公司未把投资公允价值变化而产生的净收益或净亏损计入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640.72亿元,同比下降11%。

也就是说,在上半财年中,阿里经营利润是正的,但是由于投资的公司股价下跌等原因导致整体亏损。

在本报告期内,来自中国零售商业的收入为人民币2681.99亿元,相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2720.51亿元下降1%。客户管理收入同比下降8%,主要由于疫情导致供应链和物流中断,淘宝和天猫的在线实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同比录得中单位数下降及取消订单有所增加。

中国零售商业的直营及其他收入为人民币1294.39亿元,相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1205.23亿元,同比增长7%。该增长主要来自盒马和阿里健康的直营业务的收入增长所贡献。

中国批发商业,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91.67亿元,相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80.98亿元增长13%。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提供予批发买家和付费会员的增值服务收入的上升。

2023 财年中期中国商业分部取得了 823.18 亿元的经营利润,与上一财年同期取得的 852.79 亿元经营利润相比有所减少。即便经营利润同比减少,但中国商业分部却是阿里中期财报中唯一一个经营利润为正的分部。

海外业务,包括 Lazada、速卖通、Trendyol、Daraz 及 Alibaba.com 等报告期内共取得 311.98 亿元的营收,同比实现 3% 的小幅增长。报告期内,阿里国际商业分部的经营亏损达到 37.94 亿元,该分部上一财年同期的经营亏损为 50.3 亿元,同比有所收窄,但仍处于亏损的泥潭之中。

阿里云业务板块,于2023 财年中期录得 384.42 亿元的营收,同比涨幅为 7%。但阿里云分部的经营利润仍为负,报告期内录得 27.46 亿元的经营亏损,上一财年同期的经营亏损为 36.28 亿元。财报显示,公司的云业务主要包括阿里云和钉钉。

此外,菜鸟收入主要来自其国内及国际一站式物流服务及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收入为人民币255.09亿元,相较2021年同期的人民币214.47亿元增长19%,主要是由于自2021年年底服务模式升级,而菜鸟在整个物流过程中承担更多责任,以更好地服务客户和提升客户体验,促使本地消费者物流服务收入增加。

阿里2023财年的中期报告数据增速已经十分放缓,整体经营收入增长2%,经营利润增长9%。经营收入增长大幅度放缓意味着财源萎缩,而经营利润的增长则有可能是内部“降本增效”所带来的。

 

3、进击的阿里

 

张勇为阿里的2023定了调,一个字“进”。

在内部信中,张勇写到:在今年年初做全年展望的时候,我写下的关键字是「定」;在2023年即将开始的时候,我希望新的一年中这个关键字是「进」。随着社会进入到和疫情共处的新阶段,随着国家对平台经济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我们更加确信,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才能解决今天碰到的很多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阿里发展的核心是做「好」自己,做「好」企业。

从2021年底开始,张勇开始继续改革,提出了经营责任制下的“敏捷组织”。一年多来,所谓的“敏捷组织”成为张勇施政中的关键词。

2022年7月,张勇发布的一封组织调整的内部信中,就直接以“让组织更敏捷,让文化更简单”为题,提到“面对快速变化和高度竞争的市场,我们的组织必须变得更敏捷。敏捷组织的建设必须从集团顶层开始做起”。

此后,中国数字商业首次明确:不以GMV为增长目标,从交易转向消费,强调做好内容和服务,保障消费者体验;海外数字商业也实现了阿里多个海外业务完成整合,并在多个国家开拓新的业务形态。从2015年内部讲话和“中台战略”,到去年底的“多元化治理”,再到今天张勇亲自兼任阿里云CEO,虽然战略重点有调整,但张勇似乎始终在折腾“人事”,可能也就是要打造张勇所谓的“敏捷组织”。

前几天刘强东发飙大骂公司的高管用PPT、用一些新词骗他。笔者以为,对任何组织而言,组织本身是抽象的概念,最终组织的战略和执行依然要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对阿里这样的庞然大物而言,张勇无比希望“大象会跳舞”,也就是所谓的敏捷,但对阿里来说,无论敏捷还是笨拙,战略方向需要无比清晰无比正确。

2023年,阿里保持“进”,但是怎么进,进的方向在哪里,无论中国商业还是阿里云、海外业务,创新点在哪里,新的增长点在哪里,这些才是本源性的问题。组织敏捷不敏捷,是以业务来进行驱动的,新业务来了,新的增长点来了,组织会被赶着向前跑,想不敏捷都不可能。但是反之,如果没有新的业务板块,光折腾人事,喊再多的敏捷估计亦于事无补。

 

关于CKE中国婴童用品展

CKE中国婴童用品展与CTE中国玩具展、CPE中国幼教展、CLE中国授权展同期,集中展示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0大产区特色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计及新趋势。

区别于同类行业展,CKE婴童展模式创新,在B2B基础上首创B2B2C模式,5天时间,品牌企业不仅可以收获全球渠道订单,还可以与终端消费者近距离接触,实现营销模式向新零售转型;此外,今年展品重心向“非标品”转移,帮助母婴体系摆脱同质化竞争现状,打造利润新增长点。

 

\

 

关于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

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社团组织,是中国政府指定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在国际玩具工业理事会(ICTI)的唯一合法代表,是ICTI Care Foundation监事会成员,同时,也是政府、企业、媒体和消费者认可的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的代言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会员包括在中国境内从事玩具、婴童用品、模型和游戏的生产、销售、设计、检验、教育等相关业务的跨地区和跨部门的各类企业。

点击了解更多详情

 

以上报道来源:联商网,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订阅号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快速通道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公众号